發揮“標尺”作用 激勵擔當作為
滄縣創新平時考核方式激活干事新動能
本報訊(記者袁洪麗 通訊員郭文坡)記者從滄縣縣委組織部獲悉,今年以來,滄縣以強化全縣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為目標,專門制定《滄縣關于加強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的若干措施》,創新考核方式、評價機制和考核指標,充分發揮平時考核的“標尺”作用,進一步激發全縣黨員干部隊伍活力和工作效能。
滄縣建立起縣委組織部、各單位、管理員“三級責任體系”,將平時考核納入重點工作“大督查”,堅持每月抽查、季度巡查,每半年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對各單位落實情況進行綜合研判,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提高。同時,把平時考核與單位周五學習相結合、與工作例會相結合、與“三會一課”相結合,把平時考核融入日常工作,進一步簡化程序、提高效率,提升落實水平。一年來,滄縣各單位公務員平時考核完成率始終保持在100%。
滄縣各地立足實際,進一步創新考核方式,推動平時考核向縱深開展??h市場監督管理局利用量化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將65條任務清單按性質劃分到績效任務和重點工作中,為每個科室、分局量身定制考核指標,促使每名公務員在開展工作時做到心中有數。滄縣行政審批局在平時考核中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在每個服務窗口都安裝了好差評服務器,以群眾滿意度評價列入加減分項。舊州鎮根據崗位性質不同,將德、能、勤、績、廉考核內容劃分為“共性+個性+變量”模式,根據完成工作的數量、質量、難度、效果等,充分考慮實際情況進行區別對待、精準施策。
此外,堅持通過平時考核,重點做好優秀干部的發現、識別工作。今年以來,根據平時考核結果,滄縣先后對19個鄉鎮和23個縣直部門的76名年輕干部的現實表現進行了一線考察識別。推薦獲得“好”等次較多的公務員,及時納入年輕干部培養序列,安排參加青年干部培訓班,加大組織關注力度。同時,對考核結果排名靠后公務員進行談話提醒,及時督促補短板、強弱項,激活全縣公務員隊伍活力和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