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實錄
主持人:滄州市委宣傳部對外推廣和新聞發布科 高達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出席滄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曹書江先生,向大家介紹我市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首先,請曹書江副局長進行發布。
滄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曹書江
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好。感謝各位新聞界朋友對醫療保障事業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面,按照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安排,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市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有關情況。
為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防范因病致貧返貧,筑牢民生保障底線。市醫療保障局按照上級部門要求,結合本地實際,起草了《滄州市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出臺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政策。今后,全市7萬多困難群眾在參保繳費、門診和住院治療等方面,都能享受不同程度的醫療救助。下面,我簡要解讀相關內容:
一、出臺背景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病有所醫問題,特別是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保障工作,全面推進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建設,持續降低群眾就醫費用負擔,在破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導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綜合保障框架。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醫療科學技術進步、群眾就醫需求釋放,醫保制度托底保障功能不強、大病重病患者負擔較重問題尚沒有徹底解決。針對這些問題,國務院辦公廳于2021年10月印發《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要求各地進一步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做好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省政府辦公廳也于2021年12月印發《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冀政辦字〔2021〕157號),要求省內各統籌地區落實主體責任,確保政策落地見效、制度可持續發展、群眾得到實惠。根據國家和省的決策部署,按照市政府安排,市醫保局結合我市工作實際,起草了《實施方案》,并以滄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秾嵤┓桨浮穲猿忠匀嗣駷橹行?,聚焦減輕困難群眾重大疾病醫療費用負擔,在規范統一醫療救助制度、強化醫療救助托底保障、提升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返貧監測等方面做出具體安排,有利于補齊保障短板,著力解決保障不足和過度保障等問題。
二、重點內容
一是明確醫療救助對象范圍。救助對象覆蓋困難職工和城鄉居民,包括: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和因病致貧重病患者等五類人群??h級以上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按上述救助對象類別給予相應救助。
二是規范分類參保資助政策。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財政補助政策,特困人員給予全額資助,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按不低于60%的比例給予定額資助。
三是合理確定基本救助水平。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不設起付標準,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起付標準按本市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確定,因病致貧重病患者按25%左右確定。在年度救助限額內,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按70%的比例救助,其他救助對象救助比例降低3個百分點,年度累計救助限額為2萬元。
四是完善托底救助保障措施。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救助對象,經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超過本市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以上的部分,按80%的比例給予傾斜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為3萬元。
五是規范救助費用保障范圍。救助費用主要覆蓋救助對象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門診費用、住院費用、因慢性病需長期服藥或患重特大疾病需長期門診治療的費用?;踞t保、大病保險起付線以下的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按規定納入救助保障。
六是發揮三重保障合力。按照“先保險后救助”的原則,增強基本醫保主體保障功能,提高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實施起付線降低50%、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取消封頂線的傾斜保障政策。
七是完善救助長效機制。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雙預警機制,加強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銜接互補,精準實施分層分類幫扶。
八是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主要通過建立慈善參與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扶持引導開展職工醫療互助、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四種渠道,凝聚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幫扶救助。
九是優化提升經辦服務。從建立救助服務事項清單、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實行分級診療、加強基金監管方面全面提升經辦服務水平。
十是強化組織保障。主要從加強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工作的組織領導、部門協同、基金預算管理、基層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謝謝大家。
滄州日報:在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滄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曹書江
主要采取了以下三點措施:
一是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財政補助政策,對個人繳費確有困難的群眾按規定給予分類資助。特困人員給予全額資助,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按不低于60%的比例給予定額資助。困難群眾具有多重特殊身份屬性的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享受參保資助。
二是對納入救助范圍救助對象按照“先保險后救助”的原則進行救助保障。救助對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醫療保險報銷后,剩余政策范圍內自付部分按照年度最高救助限額2萬元進行救助。
三是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的救助對象,經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醫療費用仍然較重的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再按照年度最高救助限額3萬元實施傾斜救助。
滄州廣播電視臺記者:《實施方案》提出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風險防范機制,請問如何開展這項工作的?
滄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曹書江
市醫療保障局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主動發現機制、動態監測和信息共享機制,依托省級低收入人口防貧監測平臺,對醫療費用達到預警標準的人員進行防貧監測預警。對醫療費用過高風險的脫貧人口和防止防貧監測對象每10天推送一次預警信息,其他農村參保人員每月推送一次預警信息。截至目前,全市共推送防貧預警監測數據12894人,確保對個人負擔醫療費用過高人員及時預警,做到做到早發現、早干預、及時消除風險。
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新出臺的醫療救助政策與脫貧攻堅救助政策的保障對象有哪些不同?
滄州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曹書江
市醫療保障局聯合七部門印發的《鞏固拓展醫療保障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明確規定,脫貧人口中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人群仍執行脫貧攻堅過渡期的救助政策。新出臺的醫療救助政策重點覆蓋了脫貧人口之外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民政部門認定的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和因病致貧重癥患者。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政策的出臺,基本實現了困難人員全覆蓋,進一步織密織牢了以基本醫保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大病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在減輕困難群眾醫療費用負擔方面實現綜合保障、梯次減負的作用,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因病致貧返貧發生。
主持人:滄州市委宣傳部對外推廣和新聞發布科 高達
謝謝曹書江副局長的介紹,謝謝各位記者朋友們,本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相關圖片
滄州市人民政府主辦 縣(市、區)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門聯合承辦
(冀ICP備06008085號-1 滄公備13090302000250號 網站標識碼:1309000040 推薦使用1440*768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