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疫苗加強針引起了大家越來越多的關注。一方面,由于新冠病毒變異株的出現,國內外的一些地區疫情反彈,出現了一些接種疫苗后又感染的案例;另一方面,現在有很多接種疫苗已經超過6個月的人群,比較關注是否需要打加強針。
目前,全球接種中國的新冠疫苗超過25億劑次,從收集到的國內的一些接種疫苗后感染的病例可以看到,相對于這么大規模的接種,發生接種后感染的還是比較少的。目前,已經上市的疫苗,防感染的保護率大概50%至90%不等。即使接種疫苗后發生感染,從國內外一些數據看,這些人發生重癥、危重癥、死亡的風險也大幅度降低了。
國藥中生、北京科興開展的關于加強針疫苗的研究結果發現,和常規的疫苗一樣,兩家的疫苗在接種6個月后,抗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在6個月時間進行了第三劑的接種后發現:一、加強針接種是非常安全的,和他們的第一劑、第二劑的安全數據差不多;二、接種第三劑以后,受種者的抗體水平出現了快速上升,3天以后就開始出現上升,7天以后就升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到14天的時候,大概相當于原來的10至30倍不等;三、接種加強針的這類人群,又經過6個月再檢測的時候,抗體仍然出現了下降,但是下降到的低點也超過了2劑接種的峰值。因此,從免疫原性的角度來看,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能夠提升保護效果。
專家分析認為,目前我國疫情防控的重點是外防輸入。建議以下幾類人群,在完成免疫程序6個月后,可以開展加強接種:一、輸入風險高的人群,如海關、邊檢、航空、隔離點、定點醫療機構等工作人員;二、因工作、學習、交流需要去到境外的疫情高風險地區或者國家的人群;三、免疫功能相對較低的人群,以及60歲以上的人群,這類人群接種疫苗后產生的免疫效果沒有18至59歲的好,感染后出現重癥、危重癥、死亡的風險高于其他人群。
目前,官方尚未通知開展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疫苗接種工作以官方正式下發的通知為準。
高 菁 韓學敏 整理
(來源:滄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