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2022/00021426
-
主題分類:
勞動就業
-
發布機構:
滄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2022-06-28
-
名????稱:
滄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滄州市就業困難殘疾人救助幫扶實施辦法的通知
-
文????號:
滄政辦規〔2022〕10號
-
發布日期:
2022-07-05
-
主題詞:
殘疾人
-
有效性:
有效
滄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滄州市就業困難殘疾人救助幫扶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滄州市就業困難殘疾人救助幫扶實施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2022年6月28日
(此件公開發布)
滄州市就業困難殘疾人救助幫扶實施辦法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決策部署,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六穩”“六?!惫ぷ饕?,推動“三統籌三擴大四創建”活動落地見效,進一步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幫扶就業困難殘疾人就業創業,依據國務院《殘疾人就業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促進殘疾人就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的通知》(國辦發〔2022〕6號)和《河北省“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冀政字〔2021〕46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市委十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實現就業困難殘疾人充分、高質量就業為主要目標,根據不同殘疾人群體特點,完善政策體系、擴大就業容量,推動我市殘疾人共享現代化經濟強市、美麗滄州建設成果。
二、目標任務
以有就業需求和就業條件的就業困難殘疾人為主要對象,更好發揮政府促進就業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作用,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提升殘疾人就業創業能力,穩定和擴大殘疾人就業崗位,確保就業困難殘疾人應救盡救,應保盡保。
三、主要舉措
(一)實施鄉村振興農村殘疾人就業支持計劃。
落實鞏固拓展殘疾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各項政策,依托農村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經營管理規范、安置或帶動10名及以上殘疾人的就業幫扶車間和基地,對符合條件的就業幫扶車間和基地,給予5-10萬元的資金支持。非省直管縣(市、區)資金由市本級一次性全額資助,省財政直管縣(市)資金由市本級和縣級一次性各資助50%。〔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財政局、市殘聯、市人社局、市鄉村振興局〕
(二)實施殘疾大學生一人一策支持計劃。
建立殘疾大學生“一人一策”就業服務臺賬,開展“一對一”精準服務。組織面向殘疾高校畢業生的各類線上線下就業服務和招聘活動。動態監測殘疾高校大學生就業情況,畢業兩年內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年齡符合要求的離校未就業的殘疾高校畢業生,優先享受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補貼,推薦到有需求的相關單位。高校畢業生可申請最高20萬元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符合條件者合伙創業或共同創業可申請人均額度不超20萬元,總額不超130萬元;貸款期限3年,市場報價利率減1.5%以下部分,由借款人承擔,剩余部分由財政給予貼息。〔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財政局、市殘聯、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三)實施公益性崗位保障安置支持計劃。
開發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公益性崗位,在審批設置公益性崗位時,每年為符合條件的困難殘疾人預留充足的就業空間。鄉村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符合條件的脫貧納入防返貧監測范圍的殘疾人及其家庭成員。〔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人社局、市殘聯〕
(四)實施輔助性就業機構安置支持計劃。
依托殘疾人托養機構、殘疾人職業康復機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開展輔助性就業。推動落實市殘聯、市財政局《滄州市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扶持辦法》(滄殘聯〔2021〕36號)要求,對已享受過省級獎勵資金、存在形式為獨立法人單位的輔助性就業機構,由市財政給予10-15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扶持,享受扶持年度起運行三年后符合條件的,再次給予10-15萬元的一次性資金扶持。鼓勵從事手工制作、機加工、種養殖等行業的企業(公司)分離生產工序,入駐殘疾人輔助性就業機構,開設工療、農療車間(場地),對入駐后穩定運行一年、安置10名及以上殘疾人的企業(公司),提供3-5萬元的房租補貼、設備購置補貼等資金支持,由所屬地方財政資助。〔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殘聯、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工商聯〕
(五)實施優秀運動員安置支持計劃。
對處于就業年齡段內的未就業殘疾人優秀運動員,市、縣兩級殘聯、人社等部門負責將其納入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優先向超比例安排殘疾人的用人單位推薦。對在殘奧會、冬殘奧會獲得一枚及以上金牌、全國殘運會獲得三枚及以上金牌的,報經市政府和市政府殘工委審定,由市屬國有企業安置適當的就業崗位。對在殘奧會、冬殘奧會等國際重大賽事獲得一枚及以上獎牌的、全國殘運會獲得三枚及以上獎牌的,由原輸送縣(市、區)負責推薦安置。〔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國資委、市殘聯、市人社局〕
(六)實施不穩定就業殘疾人家庭過渡期保障政策。
為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提供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或最低生活保障。對納入低保范圍的已就業殘疾人可按規定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時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并在其家庭成員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后給予不超過三個月的漸退期。〔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殘聯、市人社局、市民政局〕
(七)實施殘疾人自主創業扶持政策。
推動落實市殘聯、市財政局《滄州市殘疾人自主創業扶持辦法》(滄殘聯[2021]38號)要求,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由市財政對非省直管縣(市、區)給予每人5000元的資金扶持。其中,創業當年給予創業者一次性補貼2000元,待創業項目穩定運行2年及以上,再給予其3000元的獎勵補貼,省直管縣(市)按此標準由縣級財政予以資助。〔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殘聯、市財政局〕
(八)實施招錄(聘)殘疾人用人單位補貼制度。
落實《河北省“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和《滄州市“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要求,實施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用人單位社會保險補貼制度,對正式招錄(聘)我市戶籍殘疾人在崗工作,簽訂一年及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可申請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3000元。非省直管縣(市、區)由市財政予以補貼,省直管縣(市)按此標準由縣級財政予以補貼。〔責任單位:各縣(市、區)政府,渤海新區、開發區、高新區管委會、市殘聯、市財政局〕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民政府對推動落實就業困難殘疾人就業工作負總責,建立健全就業幫扶協調機制,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做好困難殘疾人就業幫扶工作。
(二)落實部門職責。各責任部門根據自身業務范圍,明確責任,主動對接,全面落實,確保幫扶措施落地落實。各級殘聯要積極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宣傳、落實殘疾人就業幫扶政策措施,動態監測就業困難殘疾人就業狀況和需求,推送相關信息,實現數據共享。
(三)強化資金保障。殘疾大學生“一人一策”支持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和創業擔保貸款貼息資金中列支,其他就業困難殘疾人救助幫扶所需資金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中列支。各級財政部門做好就業困難殘疾人救助幫扶所需資金的年度預算和批復下達。各級稅務部門要切實加大殘疾人保障金的征收力度,確保應收盡收,用人單位應繳盡繳。
(四)加強監督評估。各級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責任單位對就業幫扶工作開展年度監測評估,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向同級人民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報告落實情況。